古代治国名句

admin 244 2023-07-25

【第1句】: 求中国古代的名言(要治国平天下之道的)

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

自贤:自己贤能。

○《列子·说符》

国者,必以奉法为重

奉:尊崇。

○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六回爱国爱民 ● 治国之道,必先富民。《管子》 ● 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顾炎武 ● 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《孟子》 ● 顺天者存,逆天者亡。《孟子》 ● 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《孟子》 ● 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《孟子》 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国不以山溪之险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《孟子》 ● 政通人和,百废具兴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● 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曹植《白马篇》 ● 圣人不利己,忧济在元元。陈子昂《感遇诗》

【第2句】: 治国的名言

一、不仰仗刀剑,而仰仗人民的信赖。

出自:〔德国〕蒙森:《罗马史》

介绍:克里斯蒂安·蒙森(德语: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,1817年11月30日-1903年11月1日),德国古典学者、法学家、历史学家、记者、政治家、考古学家、作家。

二、一个社会建立在强权之上,建立在连野蛮人都想象不出的残酷之上,建立在罪恶和疯狂的放荡之上是不能够持久的。

出自:〔波兰〕显克微支:《你往何处去》

介绍:亨利克·显克维支,波兰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。代表作有通讯集《旅美书简》,历史小说三部曲《火与剑》、《洪流》、《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》;历史小说《十字军骑士》。

三、除非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由共同道德精神相缔结,否则任何国家都是建立在沙滩上。

出自:〔瑞士〕威尔森:《190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》

四、最坚强的统治是属于能左右国民之心的统治者。

出自:〔荷兰〕斯宾诺莎:《神学政治论》

介绍:巴鲁赫·德·斯宾诺莎(Baruch de Spinoza,1632年11月24日—1677年2月21日),犹太人,近代西方哲学公认的三大理性主义者之一,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。

五、明君以仁政治国,必然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

出自:〔印度〕瓦鲁瓦尔:《古拉尔箴言·政事篇》

介绍:瓦鲁瓦尔(Tiru一valluvar,约公元一世纪)是印度古代著名的泰米尔族诗人、思想家和伦理哲学家。

【第3句】: 有关治国的名言警句

天下为公——孙中山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国者,必以奉法为重——《列子·说符》 治国之道,必先富民。

《管子》 ● 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顾炎武 ● 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

《孟子》 ● 顺天者存,逆天者亡。《孟子》 ● 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

《孟子》 ● 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《孟子》 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国不以山溪之险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

《孟子》 ● 政通人和,百废具兴。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● 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

曹植《白马篇》 ● 圣人不利己,忧济在元元。陈子昂《感遇诗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
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--范仲淹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

00【第1句】:勿延誉归己,勿诿过于人;勿徇私废公,勿贪渎纵欲。 00【第2句】: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足,同清正廉洁相坚守方可成材。

00【第3句】:得志时贵在清醒,失意时重在平衡。 00【第4句】:识时务清廉政务,通人情不徇私情。

00【第5句】:领导者的角色:在人民面前是公仆,在工作面前是表率,在腐败面前是利剑。 00【第6句】:动摇理想信念,必然迷失方向;追求骄奢浮华,终将逸豫亡身。

00【第7句】:立德行善勤为先,富民安邦心所系。 00【第8句】:法到严时生廉政,官到清时更爱民。

00【第9句】:失去监督的权力,就像无舵的航船;失去节制的私欲,就像决堤的洪水。 0【第10句】:为官应立“公仆志”,从政最贵“爱民心”。

0【第11句】:廉洁奉公公平公正方显公仆本色;执政为民民情民生应是为政所系。 0【第12句】:执政为民,民心所向;掌权为己,自取灭亡。

0【第13句】:在官唯明,理事唯平;处世唯清,待人唯诚。 0【第14句】:管涌如不堵,能决防洪之长堤;贪欲如不除,可毁为官之大志。

0【第15句】:勤政廉政政通人和,亲民爱民民康物阜。 0【第16句】:为官禁权力与金钱握手,做人倡正直与廉洁相拥。

0【第17句】:惩治腐败为民心之所向,敢于执法乃兴国之关键。 0【第18句】:秉公执法威自显,善听民言政更廉。

0【第19句】:浮华虚荣是堕落的序言,廉政敬业为成功的宝典。 0【第20句】:用好手中的权力靠的是责任,带好身边的人员靠的是品行。

0【第21句】:谁对腐败者同情,就是对老百姓绝情。 0【第22句】:堂堂正正做人,扎扎实实做事,勤勤恳恳学习,清清白白为官。

0【第23句】:维护公平得人心,伸张正义顺民意。 0【第24句】:任劳任怨,献身事业无悔;诚心诚意,服务群众有情。

0【第25句】:忠心献给祖国,爱心献给社会,关心献给同事,孝心献给父母,信心留给自己。 0【第26句】:拒腐蚀永不沾,牢记“两个务必”;除私心为民众,甘当人民公仆。

0【第27句】:维护公平得人心,伸张正义顺民意。 0【第28句】:任劳任怨,献身事业无悔;诚心诚意,服务群众有情。

0【第29句】:清正廉洁无所畏惧,坚持原则人心凝聚。 0【第30句】:视事业重如山,看名利淡如水。

0【第31句】:官为轻,民为重;权为轻,责为重;名为轻,德为重;利为轻,义为重。 0【第32句】:位不必尊显,期于无负国家;功无须丰伟,要在全意为民;才毋望八斗,重乎勤勉力行;德勿求皆碑,惟有不懈修身。

0【第33句】:做事当于世有益,为人应求心所安。 0【第34句】:从政,应德厚才高身正;治国,当吏清法严政明。

0【第35句】:好学近乎智,知耻近乎勇;清廉近乎威,公平近乎明;勤勉近乎才,为民近乎忠。 0【第36句】:立党为公贵在公平公正,执政为民旨在民富民安。

0【第37句】:戒贪,贪则无品;戒骄,骄则无知;戒惰,惰则无进。 0【第38句】:与民同乐乃万乐之本,为民办事乃万事之先。

0【第39句】:矜持规矩,慎作方圆。 0【第40句】:党心是旗,民心是尺。

0【第41句】:心诚不在酒宴盛,事实何须文墨多。 0【第42句】:官以廉生威,人以德立身。

0【第43句】:宁做清官甘苦一生,莫当贪官遗臭万年。 0【第44句】:是真公仆当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,做好党员切莫忘民族兴衰乃大端。

0【第45句】:立党为公树公心修浩然正气,执政为民听民声养鱼水情怀。 0【第46句】:心里装着群众,民声托起你;心里只有自己,民怨湮没你。

0【第47句】:社会不会无缘无故地厚待一个人,除非他自己向社会证明,他是值得社会对他厚待的。 0【第48句】:读书是修身之道,守廉乃为官之德。

0【第49句】:德不善则弊显,行不俭则祸生;品不端则怨长,言不实则信失。 0【第50句】:正党风要靠铁面倡廉,合民意更须无私执政。

0【第51句】:党员依照“准则”行,不越雷池一步;领导牢记“宗旨”干,莫离民众半分。 0【第52句】:官大品高,心系百姓安危冷暖;位尊情浓,体察民众酸甜苦辣。

0【第53句】:惧法朝朝乐,欺公日日忧。 0【第54句】:行政为公莫怕吃亏,为民造福莫怕吃苦。

0【第55句】:人无骨气五尺肉,心不染尘千秋魂。 0【第56句】:民有公论,身闲性懒莫从政;法无私情,品劣心贪休做官。

0【第57句】:当记苍生苦,不忘鱼水情。 0【第58句】:高山流水洁有情,清风明月廉无价。

0【第59句】:立德是领导干部执政为民之基,有德是领导干部立身为官之本,修德是领导干部洁身自好之源,守德是领导干部建功立业之方。 0【第60句】:笋生瘠土仍怀节,竹揽长空更虚心。

0【第61句】:为人谦和智则广,为官廉洁威自高。 0【第62句】:贪婪,是走向腐败的通行证;自律,是坚持廉洁的安全阀。

0【第63句】:功高不泯忠贞志,位尊更坚公仆心。 0【第64句】:知取舍,求同存异,志可行也;知明暗,弃恶扬善,品可标也;知偏正,秉公废私,名可昭也;知清浊,拒腐守德,心可安也。

0【第65句】:做人一生,道德是根本,为官一任,廉洁是根本。 0【第66句】:勤以为民,廉以养德;淡以明志,静以修身。

0【第67句】:民心似海,应珍惜点滴之水;权重如山,勿滥用半捧之土。

【第4句】: 有关治国的名言警句有哪些

【第1句】:天下为公。(孙中山)

【第2句】: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。

【第3句】:国者,必以奉法为重。(《列子·说符》)

【第4句】:治国之道,必先富民。(《管子》)

【第5句】: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(顾炎武 )

【第6句】: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(《孟子》)

【第7句】:顺天者存,逆天者亡。(《孟子》)

【第8句】: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(《孟子》)

【第9句】: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(《孟子》)

【第10句】:域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国不以山溪之险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(《孟子》)

【第11句】:政通人和,百废具兴。(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)

【第12句】: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(曹植《白马篇》)

【第13句】:圣人不利己,忧济在元元。(陈子昂《感遇诗》)

【第14句】: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

【第15句】: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(范仲淹)

【第16句】: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 。

【第17句】: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

【第18句】:天下犹人之体,腹心充实,四支虽病,终无大患。(《三国志•魏书•杜畿传》)

【第19句】: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,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。(《意林》引《物理论》)

【第20句】:理国要道,在于公平正直。(唐•吴兢《贞观政要•公平》房玄龄语)

【第21句】:正其本者万事理,劳于永者逸于使。(唐•张九龄《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•第一道》)

【第22句】:治身莫先于孝,治国莫先于公。(宋•苏轼《司马温公行状》)

【第5句】: 求治国的诗句

孟昶其人,如今知之者恐怕不多。他是五代时期后蜀(934———965)的第二代皇帝,在位三十年,几乎与后蜀的历史相始终。五代是诸国纷争的年代,后蜀又偏处西隅,对后世影响不大,故而今人写通史,于后蜀大抵一笔带过,素少讲孟昶的事迹。其实,这位后蜀皇帝的有些事迹还是很值得一说的。他决非庸碌无能之辈,政治上曾经有过一番作为,且工于诗文。他写的那篇《令箴》,全文九十六个字,字字玑珠,都是倡导廉政的。

文如下:

“朕念赤子,旰食宵衣。言之令长,抚养惠绥。政存三祀,道在七丝。驱鸡为理,留犊为规。宽猛得所,风俗要移。无令侵削,无使疮痍。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。赋舆是切,军国是资。朕之赏罚,固不逾时。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。为民父母,莫不仁慈。勉尔为戒,体联深思。”

这篇文章,孟昶当时即颁发到各级地方府衙。“各令刊刻坐隅,谓之颁《令箴》”。宋太宗极为推崇孟昶的《令箴》。继他之后到南宋高宗时,又以黄庭坚所书“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。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”一十六字,“命县长吏刻铭座右”。元代吴人徐元瑞编的《吏学指要》,《令箴》被全文收录。明清两代,许多地方官府的吏员,多有效法者,竖立碑石以为戒,如是足见《令箴》对后世的影响。现遗存周至县委的那节残碑,当属这一时期的物事了。

平心而论,单看《令箴》确有可取之处。“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”这样的警句,即使放在今天,仍不失其积极意义。故而南宋的洪迈,从《令箴》推论到“昶区区爱民之心,在五季君为可称也”。然而,遗憾的是拿《令箴》去对照孟昶及其周围大臣的实际作为,当会令人大失所望。欧阳修《新五代史》称,“昶幸晋、汉之际,中国多故,而险据一方,君臣多为奢侈以自娱。至于溺器,皆以七宝装之。”宋史记载,宋太祖赵匡胤见到孟昶珠宝装溺器,“椿而碎之,日:汝以七宝饰此,当以何器贮食?所为如此,不亡何待。”原来,孟昶提倡廉政只是说说而已,或者如《令箴》两字标示的那样,只是规劝地方官吏的。孟昶本人及其七宝溺器,言行之间,截然相反。而且七宝溺器的故事,与《令箴》传得一样久远。

元末朱元璋灭陈友谅,见陈友谅所用之镂金床,立即斥曰:“此与孟昶七宝溺器何异?”因此,尽管洪迈博学多识,《容斋随笔》一书说古论道,深为后人所崇仰,但他关于孟昶爱民的说法却是错的,他错在将孟昶之言当做孟昶之行了。中国历史上,但言廉政,几乎代代有之,认真做的,究竟能有几朝几人?在探讨这个问题时,切切记住孔老夫子的名言:听其言而观其行。

搜古索经,俗人克敬知道这《令箴碑》不仅周至县衙有,普天之下的州府衙门也都有过,改朝换代数百年,也许因为离乱,也许因为过时,大都遭遇毁弃,而周至县的这通《令箴碑》能流传至今,其中不知有多少感人故事。俗人克敬多方探访,因缺少文章记载,竟无所知晓。然这一次能碑立县委大院,还真是托了改革开放的福,才有人敢把破了的“四旧”,千方百计搜寻回来,赫赫然竖立县委大院,其用心可谓良苦,意义可谓深焉。

【第6句】: 求治国的诗句

孟昶其人,如今知之者恐怕不多。

他是五代时期后蜀(934———965)的第二代皇帝,在位三十年,几乎与后蜀的历史相始终。五代是诸国纷争的年代,后蜀又偏处西隅,对后世影响不大,故而今人写通史,于后蜀大抵一笔带过,素少讲孟昶的事迹。

其实,这位后蜀皇帝的有些事迹还是很值得一说的。他决非庸碌无能之辈,政治上曾经有过一番作为,且工于诗文。

他写的那篇《令箴》,全文九十六个字,字字玑珠,都是倡导廉政的。 文如下: “朕念赤子,旰食宵衣。

言之令长,抚养惠绥。政存三祀,道在七丝。

驱鸡为理,留犊为规。宽猛得所,风俗要移。

无令侵削,无使疮痍。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。

赋舆是切,军国是资。朕之赏罚,固不逾时。

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。为民父母,莫不仁慈。

勉尔为戒,体联深思。” 这篇文章,孟昶当时即颁发到各级地方府衙。

“各令刊刻坐隅,谓之颁《令箴》”。宋太宗极为推崇孟昶的《令箴》。

继他之后到南宋高宗时,又以黄庭坚所书“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。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”一十六字,“命县长吏刻铭座右”。

元代吴人徐元瑞编的《吏学指要》,《令箴》被全文收录。明清两代,许多地方官府的吏员,多有效法者,竖立碑石以为戒,如是足见《令箴》对后世的影响。

现遗存周至县委的那节残碑,当属这一时期的物事了。 平心而论,单看《令箴》确有可取之处。

“尔俸尔禄,民膏民脂”这样的警句,即使放在今天,仍不失其积极意义。故而南宋的洪迈,从《令箴》推论到“昶区区爱民之心,在五季君为可称也”。

然而,遗憾的是拿《令箴》去对照孟昶及其周围大臣的实际作为,当会令人大失所望。欧阳修《新五代史》称,“昶幸晋、汉之际,中国多故,而险据一方,君臣多为奢侈以自娱。

至于溺器,皆以七宝装之。”宋史记载,宋太祖赵匡胤见到孟昶珠宝装溺器,“椿而碎之,日:汝以七宝饰此,当以何器贮食?所为如此,不亡何待。”

原来,孟昶提倡廉政只是说说而已,或者如《令箴》两字标示的那样,只是规劝地方官吏的。孟昶本人及其七宝溺器,言行之间,截然相反。

而且七宝溺器的故事,与《令箴》传得一样久远。 元末朱元璋灭陈友谅,见陈友谅所用之镂金床,立即斥曰:“此与孟昶七宝溺器何异?”因此,尽管洪迈博学多识,《容斋随笔》一书说古论道,深为后人所崇仰,但他关于孟昶爱民的说法却是错的,他错在将孟昶之言当做孟昶之行了。

中国历史上,但言廉政,几乎代代有之,认真做的,究竟能有几朝几人?在探讨这个问题时,切切记住孔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231613266老夫子的名言:听其言而观其行。 搜古索经,俗人克敬知道这《令箴碑》不仅周至县衙有,普天之下的州府衙门也都有过,改朝换代数百年,也许因为离乱,也许因为过时,大都遭遇毁弃,而周至县的这通《令箴碑》能流传至今,其中不知有多少感人故事。

俗人克敬多方探访,因缺少文章记载,竟无所知晓。然这一次能碑立县委大院,还真是托了改革开放的福,才有人敢把破了的“四旧”,千方百计搜寻回来,赫赫然竖立县委大院,其用心可谓良苦,意义可谓深焉。

【第7句】: 中国古人的名人名言警句,最好是分类的,比如诚信,治国,和谐等

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。 ——(法)巴尔扎克

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 ——中国俗语

对人以诚信,人不欺我;对事以诚信,事无不成。

——(中)冯玉祥

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,也是无形的财富。

——(日)松下幸之助

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,它在那里值勤站岗,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。 ——(英)毛姆

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 ——中国谚语

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,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。

——(苏)高尔基

不要说谎,不要害怕真理。 ——(俄)列夫.托尔斯泰

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。 ——(美)马克.吐温

失足,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;失信,你也许永难挽回。

——(美)富兰克林

一个人严守诺言,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。——(法)莫里哀

对自己真实,才不会对别人欺诈。 ——(英)莎士比亚

信用难得易失。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。 ——(日)池田大作

人际关系最重要的,莫过于真诚,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。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,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。

——(中)三毛

信用就像一面镜子,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。 ——(瑞士)阿米尔

闪光的东西,并不都是金子;动听的语言,并不都是好话。

——(英)莎士比亚

守信用胜过有名气。 ——(美)罗斯福

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,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。

——(德)康德

失掉信用的人,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。 ——(英)哈伯特

(以上名人名言摘自

【第1句】: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。 ——(法)巴尔扎克

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 ——中国俗语

对人以诚信,人不欺我;对事以诚信,事无不成。

——(中)冯玉祥

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,也是无形的财富。

——(日)松下幸之助

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,它在那里值勤站岗,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。 ——(英)毛姆

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 ——中国谚语

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,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。

——(苏)高尔基

不要说谎,不要害怕真理。 ——(俄)列夫.托尔斯泰

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。 ——(美)马克.吐温

失足,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;失信,你也许永难挽回。

——(美)富兰克林

上一篇:祝人生意好的句子
下一篇:表达年龄的句子英文怎么说
相关文章

 发表评论
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

返回顶部小火箭